《基础护理学》是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开设最早的护理专业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学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的合格护理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十分重视《基础护理学》课程建设,在近60年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凝练出许多重要的护理教育教学思想,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团队紧跟学科发展,不断更新理念,加强师资建设,优化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考核方式,在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较完善的课程特色。
起步早建阶段(1954~1988年)
1954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四军医大学与第五军医大学合并为新的第四军医大学。合校后,全校展现一派生机,当年招收新的护理班学员,当时的护理教师主要来自于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为学生承担基础护理、各专科护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她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全军培养了大批护理骨干和人才,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日后基础护理学教研室成立和建设、护理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期间,护士学校停办,《基础护理学》课程建设一度受到影响。直到1972年9月,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重新恢复。1973年,基础护理学学科建制以教学组的形式有了正式的雏形,教学组主要承担《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并负责学员临床实习组织协调和带教、毕业考试组织实施等工作。由于重新组织教学,一时没有合适的护理教材,教员们自己动手编写讲义,刻写蜡板、油印,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李筱曼和仇太宁两位教员早在60年代就是护校教员,临床护理和教学经验都非常丰富,治学严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堂教学和临床紧密联系,授课语言生动,护理操作善于启发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并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基础护理教学模型,1974年编写了第一本《基础护理学》教材,由当时学校印刷所印刷并投入使用。这是一本质量很高的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凝聚了两位老教员的心血,解决了当时教材缺乏的问题。学校附属医院,为《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
完善发展阶段(1988~2000年)
1988年11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基础护理学教研室成立,化前珍任教研室主任。1990年,第四军医大学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归属训练部。1992年,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成立,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归属护理系。在此期间,《基础护理学》主要面向中等专科护理学生开设,教材的选用以全国统编教材为主。1993年,护理系招收大专干部学员,2000年开始招收经全国统一高考的地方计划大专生。在中等专科学生教学的基础上,课程组适应教学对象的转变,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1993年,化前珍因表现突出,被评为总后勤部优秀教师。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以实践环节为重点,除临床医院作为实践基地外,需要有具备教学功能的场所,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建成基础护理教学实验阶梯教室,可完成多项内容的实践教学,这些教学设施的创建,成为教学保障的有力支撑。在实践教学面,课程组大胆尝试,坚持教师垂范、学生亲身体验刻苦练习的教学方式,不仅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等操作采用学生个人练、相互练,而且师生在自身进行下胃管体验,正是这样的教师言传身教、学生刻苦训练,使得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享誉军内外,《基础护理学》逐渐形成了四医大的课程教学特色。
2000年,因为课程组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基础护理学》顺利通过第四军医大学一类课程建设,成为课程建设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成果拓展阶段(2001年以来)
2001年,基础护理学教研室批准为授权硕士培养单位,课程组3人现为研究生导师。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科室已从成立初的中专护理教学组发展成为具有本科、研究生教学层次的教研室,教研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基础护理学教研成果不断拓展和涌现,系列建设成果不断丰富《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涵、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培养的护理人才技术过硬,学院被誉为“军中小清华”。
1.优秀的教学团队 师资团队是高水平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团队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全面、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善于拼搏。团队现有教师8名,其中专职5名、兼职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正、副教授3名(38%),讲师/实验师4名(50%),助教1名(12%);10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近年来,团队先后涌现出总后优秀教师2人次,学校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3人次,教学先进个人15人次,第四军医大学精品课程教师4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2人,先进教学集体、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5次,荣立三等功4人。
2.科学的课程标准 课程组根据高等护理教育总体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并根据社会进步、医学发展需求及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提升,课程组先后于在2001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调整更新教学大纲,制定新的课程标准,适时动态补充和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力争把最新的知识点、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体现在教学之中,保证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拓展性,强化“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先进的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建设更新教学资源。①教材资源适时变换。适时选用国内护理专业权威、国家与卫生部规划教材,并引进国外高质量原版教材《基础护理学》,自编的《基础护理技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导》等辅助教材及“洗胃术”、“中暑、溺水救护”等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受到学生一致好评。②网络资源持续跟进。2009年建成基础护理学科网站,不仅提供了教学的所有素材,如视频教学、电子教案、电子幻灯、网上测试等,还为师生及时提供课程知识相关的公共网址,方便学生浏览学习,扩展专业知识,网上答疑模块则突破了教学空间和时间限制,有效实现了教与学的“零距离”对接。③实训资源动态更新。为满足基础护理实训教学需要,根据临床护理发展,不断更新实训教学资源。2012年6月新建成的基础护理实训室将现代化教学技术全面引入课堂,设备先进、环境优雅温馨,完全模拟病房设置,设有模拟病室(拥有20张模拟病床)、准备间、中心监控室、模拟护士站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整体护理的理念,有效满足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的需求。④现场资源不断拓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拓展教学基地的建设。除永利yl8886官方网站实力雄厚的西京、唐都、口腔三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外,近年来相继拓展了与西安市碑林区、新城区、未央区等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的教学联系,有力保证了课程教学的需要。
4.灵活的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目前已形成一套现代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把内容、时间、讲台交给学生,通过启发、案例、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知识、主动寻找问题、积极分析思考、适时走上讲台,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促进教学、活跃教学、提升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实现了师生教与学双向良性互动以及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课程教学特色,尤其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100%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方法表示满意,认为授课形式好,很有收获。
5.丰富的教研成果 课程组先后承担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3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新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高等护理教育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分别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因素与专业价值取向研究”、“PBL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分别获中华护理学会和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等10项;主、参编“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等教材20余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2名教师应邀全程讲授并出版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基础护理学,“《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多媒体课件” 入选2010年农家书屋重点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推荐目录,受益人数万余人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