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今晚研究生院组织的这场“博士论坛”,我个人觉得很成功!首先要感谢上台的六位博士和几位导师,要感谢培养他们的单位、感谢研究生院的严密组织和几位评委的辛勤劳动,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晚的论坛活动,我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博士很努力、导师很认真,博士开论坛、师生齐上台。可以说是我们精英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又一新亮点,也必将成为此后研究生培养方式创新的开端。我数了一下,今天范清宇教授三次登上讲台,范教授是一级教授,回答问题也很好。一级教授登台陪学生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回答提问。面对这样的形势,请问,我们其他的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五、六、七、八级教授准备好了吗?
研究生院组织这次活动独具匠心,费了很大功夫。包括这种特别的交流形式。我看不是为了难住谁,包括我们的导师,今晚也没有难住谁。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达到四个方面的功效。第一,提高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很重要,这段时间我们拿出去了很多成果参加科技奖评审,每一次都是很漂亮的。现在我们要从学生抓起。比如说今天晚上,六个同学中只有那位女同学用了激光笔,其他几位没有用激光笔都是重大失误,四医大出去的不会用激光笔,这在讲解的时候要吃大亏啊!第二,提高思辨能力。特别是即时的思辨能力。不是想好了、背好了,才去回答,而是现场应变,即时回答。这很重要,外国人也是这样。不是站在那里背好了,你要我回答什么问题我就怎么表演。今晚导师的回答和研究生英语的回答都是即时的。学生讲“make the best better”,曹教授问the best是最高级,better是更好。要么是你这句话错了,要么是你的best不是最好。假如你的思辨能力很强,就应该说make the best today better tomorrow。世界上没有最好,今天的最好将成为明天的更好。第三,活跃学术气氛。学术气氛是四医大的“香火”,没有“香火”四医大将不复存在,将一天天衰落下去。今晚我看了一下,会场可能有1500人,可以说是精品讲座以来人数最少的一次,中间可能走了一些。研究生就这么些?导师也就这么些?在组织工作中就做得很好?所以,在学术活动中,特别是像今天这样的“博士论坛”,我们的研究生和导师都应该积极参加、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氛围才能日渐浓厚,我们的学术事业才能快速推进。第四,激发创新思维。“切磋出良玉、相击显灵光”。我们要抓住创新点,寻找创新点,创造创新点,就要多开展这样的交流。一场好的讲座可以从中切磋出灵光、碰撞出很好的创新点。对提问的同志和答问的同志,实际上都是一个challenge。你的问题如果不精彩,问的水平比较低,那就显不出自已的能力,也不能让台上的人尽情发挥,两者都是失败的;如果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具有挑战性,能否回答不重要,但会给这个课题增添新的亮点和创新点,明天他将以此而奋斗,从而衍生出更多、更重要的思路。提问题要单刀直入,不要什么过门;答问题要简明扼要,不要绕圈子,这些都是十分十分重要的。出去开国际会议,一般都是二、三分钟用于回答问题,国际会议一般十分钟,报告七分钟,回答问题二分钟。你问问题就问了二分钟,能行吗?我们的主持人也要提高自己临场发挥、控制现场的能力。邢质斌、罗京他们不容易啊,别看只那么几句话,很多都是临场发挥。要敢于并善于打断别人,当断则断。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这也是我们办“博士论坛”的很多很多目的之一。“博士论坛”一定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我建议根据各自研究生比例,各单位每次推荐出1-2名,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来选,最终选出参加论坛的同志。如果按每次选6名,我算了一下,研究生三年时间,每年10场,那就有180个机会。如果你在这180个机会中没有出现在这个台上,将来留校就不要申请了,你不适合在四医大工作,180个机会你1次都没争取到啊!我在此向政治部提一个建议,你们商量考虑。对于我们自己学校的人考上了研究生,如果你进不了这个讲坛,上不了这个台,三年中180个机会一次都没有你,我建议毕业后你就调离四医大,不要在四医大呆了。
我做了一个统计,四医大研究生培养的这几十年中,博士生培养了28届,硕士生培养了31届,第一届研究生我们是20个人,现在已经去世两个,还剩18个,在四医大继续工作的就剩我和范教授了,就剩我们两个了。到现在为止,28届博士生共招收2901人,毕业了2094人,授予学位2101人,因为各种原因开除和退学10人。这组数据,有两点是值得四医大人骄傲的,一个是四医大在28年中平均每年为国家和军队培养输送了100名博士,这很了不起啊!如果这100名博士在全中国生根开花、建立功业的话,四医大的贡献是很大的。另一个,是我们四医大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率达到97%,在国外是不可能的,国外是50%左右,当然出校标准有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数据大家也应该知道,我们的博士在五年前,只有不到10%的人在国外发表论文,现在呢?不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不到10%;五年前,我们毕业博士发表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是0.1分,现在是2.4分,24倍啊!我再说一个,我们现在培养了2000多名授予学位的博士,其中拿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一共是4名,占我们培养博士总数的2‰,但是最近不错,去年有一个,今年至少有一个,现在基本到了1%,从2‰到1%!最近,为了提高我们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院又做出了两个决定,其中一个决定还要经过常委会讨论,因为牵涉到经费预算。第一个就是准备从九月份开始为没有工资的研究生,实行助学金制度,刘大队长回去传达一下。还要对全体研究生实行奖学金制度,我初步算了一下,如果你很能干,能拿到一等奖学金和一等助学金,三年以后,你所交的钱基本都拿回去了。当然这样的人是很少的。第二个决定就是“博士论坛”的实施,这两个加起来一定会促进研究生的成长。研究生培养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起根本性作用的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怎样提升学生的发展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教书防教“输”。就是我们的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始终要为“赢”而教。不能使学生的创新力或发展力,在培养过程被逐渐消逝,从而失去竞争力,输给别人。怎么防?作为导师我觉得有三条要始终做到。一是要能“贯”。作为四医大的教师,我个人觉得首先是要能“贯”。这个“贯”含有两层意思,在学问上要做到学贯古今、融会贯通;在授业中要贯知对象、熟知贯底。很多导师的研究生到毕业时他都不熟识,连毕业答辩的论文都没有改。过去学生说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真正做到了,三年时间他就给学生当一天老师,却心安理得地做一辈子“爸爸”。我们要向范教授学习,范教授已经六十八了,三次上台啊!学生都去搀他,为什么搀他呢?说明他爱他们,他管他们呐!要对教学的对象熟知贯底,给他安排适当的的工作。有的人带了二十个,有的人带了十几个,但是对情况不了解、随他做,这是不负责的!另一方面,教什么样的内容要贯通古今、融会贯通。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是随便说一说就行的。要使学生在长期的从学过程中,在受业解惑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学识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鉴别力,防止从一开始在思维层次上输给别人。二是要善“简”。“简”,就是要简易、简明、简化。你老是弄那么多东西给学生,你究竟要贯他什么?教他什么?一定要言简意赅、简化易懂。究竟要他做什么?一定要说得很清楚。导师善“简”,就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导师要具备化繁为简、删繁就简的能力,要化腐朽为神奇,使繁冗庞杂的知识在教给学生的时候有条理、有重点、有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不断提高运用知识、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知能结构的能力,防止“学富五车”但高知低能,输在知识运用上。三是要引“趣”。趣味的“趣”。女孩子骂男孩子木头,木头就是没趣。有的学生称老师为木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学生的兴趣未被激发出来,从而没有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作为导师,一定要引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教会他们善于发现并找到自己科研的兴趣点,从而激发他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动力。也许他所感兴趣的那一点,就蕴含着一个重大的创新原点,蕴含着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要防止他们在学习、科研中缺乏兴趣、被动前进,从而输在动力上、创造上,我们一定要教书而不输,“教书防教输”啊!
二、读书防读“输”。读书要防止越读越输。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自身创造力和竞争力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想在读书的时候就输给别人,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三条。一要求“广”。要广读书,读广书,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广闻博记、博涉约取,才能厚积薄发。要善于在接触积累其他相关领域、相近专业的知识信息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提升自己创新知识、发明创造的能力,防止在知识储量上、结构上、体系上输给别人。不要信一本书或一种书,读书不仅要读本专业的书,也要有其他专业的书,甚至要有各行各业的书。礼堂有报告,你觉得对你有用你就要听,他们精雕细琢几个月拿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有用的,如果一个半小时你丢到礼堂外面,多么可惜啊!二要慎“疑”。古人讲“博学之、审问之”。就是要求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始终带着问题读。要善于否定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任何人说的话中间都可能存在一个可改变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永远向前走,否定到最后”。只有在不断的慎问、质疑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思维力、鉴别力和创新力;只有在不断的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中,才能不断提升我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读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胆质疑,小心求证”,防止在知识积累中输给别人。三要博“记”。读书学习,必须有一个对已有知识和经验“量”的积累,必须有一个对自己的兴趣点和灵感随时记录整理的习惯,必须有一个对你感到困惑或有所质疑的问题记录寻证的意识。只有这样,你的知识积累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日渐丰富,才能做到有效积累、高效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日后更高层次的发现,提供一切有可能、有价值的线索。把你所知道的事情,你觉得非常有用的事情,你一定要记在一个地方,多少天、多少年以后再回味,你就会在广读书中带着问题找到了答案,或者你觉得是值得参考的问题,最后你就会非常深刻地记下来,防止在读书的过程中,在最基本的知识积累层面输给别人。
三、写书防写“输”。现在中国科技界有一种不大正常的现象,就是老师热衷写书,喜欢写多少就写多少;有的学生还没有毕业,甚至刚刚进校就开始写书,而这样做的结果最终是要写“输”的。因为在中国科学界,真正做到创新、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很少的,真正做出来的能写成一本书的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多数写书的都是在抄书。抄书是不是工作呢?也是一种工作,但要抄好,能真正抄出水平来,那也算是贡献。我们不反对写书,但要力求写出有价值、能代表四医大人学术水平、展示四医大人学术实力、能够真正影响科学发展、引导科研潮流的书来。因此,写成一本书我觉得也有三条需要注意。一要问“需”。一定要想大千世界需要什么,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军事卫勤斗争准备需要什么,心里要非常清楚。只有适合所需、适用所求,以需求为牵引,写出来的书才能有价值,才会有人去读。如果仅仅是为“写”而写、为编而“编”,为成果署名、职评加分而写,那样的东西将不仅无益于学术发展、无益于个人声誉,甚至还殆误他人,最后在“白纸黑字”上输给别人。二要主“博”。还是我讲的,不能只信一本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写书是要建立在自己确立、积累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力求博览群书、旁征博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加书的“厚度”,提高书的“含金量”、提升写书者的学术水平。因为这样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知识量、鉴别力和学术性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创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如果是根据一两本书,让自己的学生重新组合、移花接木,那就是浪费生命、挥霍声誉、自我贬值,最后将被那些真正潜心科研、出大成果的同道,远远地甩在后边,从而输给别人。三要发“议”。议论的议,评议的议。就是经我们手、署我们名的书,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自己的评价,我们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法;一定要在学术观点上、在学术发展上、在学术研究上、在学术态度上,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自己的立场。那种人云亦云、甚至道听途说、只有说法没有主张、只有看法没有做法,不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明辩、给人以经验和做法的书,连那些“抄书匠”都看不上的书,还会有人看吗?又能有价值吗?所以写书要有引有议、引而有“议”、引而发“议”、引而能“议”,在“议”中寻求创新点、发现闪光点、催生生长点。这样的书才是四医大人要写的书,这样的书才不会被别人看不起,看不上,才不会输给别人。
同志们,我估计这一个季度四医大发表的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可能会到4,如果每一年我们都能拿到一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果将来真的有我们的研究生能在Nature、Science、Cel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肯定的说是很成功的!希望从现在开始,博士生同志们、硕士生同志们要加紧地读书!老师要加紧地教书!如果我们四医大的教师做到了“教书而不教输”,我们四医大的学生做到了“读书而不读输”,我们写的教材“写书而不写输”,我想我们肯定能够一步一步的前进,达到我们美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