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科室发展简史 /1
第一章 烧伤一般概述/11
第一节 烧伤概念、致病原因及特点/11
第二节 皮肤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12
第二章 烧伤伤情判断/15
第一节 烧伤面积估算 /15
第二节 烧伤深度判断 /17
第三节 影响伤情判断的其他因素 /22
第四节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23
第三章 烧伤临床过程及病理生理变化 /25
第一节 体液渗出期/26
第二节 急性感染期/30
第三节 创面修复期/32
第四节 康复期/33
第四章 烧伤现场急救和后送/35
第一节 现场急救 /35
第二节 伤员后送 /38
第三节 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任务 /42
第五章 烧伤休克防治/44
第一节 概述 /44
第二节 烧伤休克体液复苏 /46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辅助治疗 /66
第四节 烧伤休克期常见并发症 /71
第六章 烧伤创面处理/74
第一节 创面早期处理 /74
第二节 创面非手术处理方法和选择 /76
第三节 烧伤创面外用药物 /82
第四节 深度烧伤创面处理 /87
第五节 皮肤移植 /99
第七章 烧伤感染/107
第一节 烧伤感染途径 /107
第二节 烧伤感染分类 /109
第三节 烧伤感染的临床表现 /110
第四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 /116
第五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118
第八章 特殊原因烧伤/125
第一节 电烧伤 /125
第二节 化学烧伤 /131
第三节 其他原因烧伤 /144
第九章 特殊部位烧伤/153
第一节 头面部烧伤 /153
第二节 手部烧伤 /163
第三节 骨关节烧伤 /168
第四节 会阴部烧伤 /170
第五节 足部烧伤 /172
第十章 吸入性损伤/174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 /174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 /176
第三节 吸入性损伤诊断 /179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治疗 /183
第十一章 小儿烧伤/189
第一节 小儿烧伤的病理生理特点/189
第二节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191
第三节 小儿烧伤的急救处理/191
第四节 小儿烧伤的液体疗法 /193
第五节 小儿烧伤创面处理 /195
第六节 小儿烧伤常见并发症防治 /199
第七节 小儿烧伤后期康复治疗 /202
第十二章 老年人烧伤/205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点/205
第二节 老年人烧伤的严重性/208
第三节 老年人烧伤的治疗/210
第十三章 烧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216
第一节 水紊乱/217
第二节 电解质平衡失调/220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225
第十四章 烧伤营养/231
第一节 烧伤后高代谢/231
第二节 重度烧伤的营养治疗/232
第十五章 烧伤后内脏并发症/245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 /245
第二节 烧伤后肺脏并发症 /250
第三节 烧伤后急性肾衰竭 /261
第四节 烧伤后消化道并发症 /263
第五节 烧伤应激性溃疡 /267
第六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271
第十六章 常用皮肤组织瓣及显微外科技术在烧伤修复中的应用/286
第一节 皮肤组织瓣概述 /286
第二节 随意皮瓣 /287
第三节 轴型皮瓣 /290
第四节 显微外科技术和常用游离组织瓣移植 /292
第十七章 烧伤常用监测、治疗仪器的使用及管理/304
第一节 监护仪 /304
第二节 呼吸机/313
第三节 血液净化机 /322
第十八章 烧伤常用技术操作/334
第十九章 烧伤护理/342
第一节 烧伤病区设置和消毒隔离 /342
第二节 急诊入院护理/344
第三节 烧伤休克期护理 /346
第四节 烧伤创面护理 /348
第五节 吸入性损伤护理 /350
第六节 电烧伤护理/351
第七节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 /352
第八节 烧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353
第二十章 烧伤康复治疗技术/356
第一节 烧伤康复评定/356
第二节 烧伤早期康复治疗 /362
第三节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 /368
第四节 瘢痕挛缩的治疗 /375
第五节 心理康复 /382
第六节 烧伤面部色素沉着的褪斑治疗 /383
第七节 激光在烧伤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385
第八节 瘢痕内药物注射疗法 /388
第九节 瘢痕软化用品的应用 /395
第二十一章 烧伤后期瘢痕畸形的整复治疗/403
第一节 头面部瘢痕/404
第二节 颈部瘢痕挛缩/412
第三节 腋部、肘部及手的瘢痕挛缩/419
第四节 下肢瘢痕/426
第五节 躯干及会阴部瘢痕增生及挛缩 /428
第二十二章 烧伤手术麻醉/432
第二十三章 烧伤手术室设置和手术配合技术/446
第一节 手术室的建筑设计要求 /446
第二节 烧伤整形外科手术配合 /455
第二十四章 烧伤门诊设置及换药技术/463
第一节 烧伤门诊设置 /463
第二节 创面换药技术 /466
第二十五章 皮肤组织储存/476
第一节 皮肤储存的意义 /476
第二节 皮肤采集 /476
第三节 皮肤储存方法 /477
第四节 皮肤活力的鉴定 /480
参考文献/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