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精进的道路上,如果能阶段性地总结一下自己的学术或临床工作,出本专著,或者翻译一本能够弥补学术空白或很有参考价值的国外学术专著,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年科技人员而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系统地编写一本图书或翻译一本专著的过程中,个人的学术总结能力、学术发现能力都会有很好的提升。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术出版一直缺少规范要求[1],尽管近些年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改善国内学术著作出版失范现象,并逐步推出一些规范[2], 但距离欧美国家严格的学术著作出版还有相当的距离。故在国内的科研评价体系内,学术著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许多科研人员对于图书出版流程不清晰,甚至有所隔膜的重要原因。当然,也还有一些科研人员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觉得出书一定是学术大家才去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也是不小的遗憾。以下是笔者基于长期工作实践对医学专著出版相关问题提出的个人建议,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能够通过出版学术专著或译著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增加一个有价值的砝码。
1 如何确定选题
确定图书选题是出版图书的第一步。确立选题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1 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寻找切入点
2006年,我社出版了一本《朊蛋白》[3],32开, 200页,作者梁洁当时是西京医院消化科的一名在读博士(现为西京消化病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她通过系统地梳理,对朊蛋白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同行开展类似研究提供思路。就是这样一本小书, 因为切入点很好、资料丰富,出版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1.2 注重收集临床病案并整理总结
临床工作复杂多变,大医院有更多机会见识复杂、疑难病例,利用好这个平台,加强日常的收集整理,便会有所得。2012年,西京医院消化病院年轻的洪流副教授策划编写的《消化外科病例精析》系列图书陆续出版。这个系列立足临床实例,不仅收录了急诊、会诊的专科病例,而且展示了临床一线医师首诊时的临床思维,并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系统地回顾了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治和预防等内容[4]。因为这套图书实例多、信息量大,不仅可以在同道间进行学术交流,也对低年资医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其后,洪流副教授又延伸了这套丛书的编写思路,出版了《消化外科疾病整合诊治与临床思维》[5]。
1.3 以专业人员的需求为切入点发掘选题
2002年初我社出版的《生物信息学概论》[6],主编是当时博士毕业不久的王哲教员(现为空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很年轻、书也不厚重,但因为这本书内容及时而且新颖, 密切跟踪生物信息学的最新进展,不仅介绍了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常用生物学数据库和使用方法,还在附录中列出350余条分子生物学数据库网址和内容介绍,对从事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也为作者的学术之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如何征服同行审稿人——SCI论文写作到发表》是一本介绍如何撰写高质量的SCI论文的小书[7],作者吴子祥出版此书时博士毕业4年(现为西京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已发表20篇SCI论文,他总结个人发表SCI的“秘笈”,颇为实用。
1.4 关注国外同行的工作及出版动态,翻译相关图书
尽管现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已经非常便捷,但是限于精力及非母语阅读的障碍等多种原因,国外有很多优秀的学术著作依然与国内学术界存在隔膜。所以如果有很好的学术英语能力,可以通过查找网上图书信息,或是通过与国外同行交流,了解一些对国内出版有补充和参考的图书进行翻译出版。我社2013年出版的《神经外科里程碑文献解析》[8]是费舟教授在国外开会时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图书,他阅读后觉得很好, 及时和我社联系,我们与国外出版社洽谈版权后出版了费教授主译的该书简体中文版。翻译学术专著,不仅可以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锻炼国际学术交流表达,而且对于自己未来编写学术专著有很好的示范指引作用。
2 如何组织一支高效的编写团队
刚开始编写图书,一个人完成不是不可以,但一则精力耗费过多,二则缺少思想碰撞,三则也可能某些章节力有不逮,所以组织一个高效的编写团队是有必要的。
2.1 寻找志同道合者
只要你立下写作的标杆,一定会有和你同行的伙伴,同学、同事、同道都可以是你潜在的合作者。但是,选择合作者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他的学术态度是否严谨、是否有好的学术功底,以及是否有一定的文字能力,最最重要的是,他是否靠谱。往往会有一些人,初期很积极很踊跃,但答应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限期拖稿,让你欲哭不能;或者文字能力太差,交来的稿件只恨不能替他重写。总之有了好的合作伙伴会让你事半功倍。
2.2 请业界前辈审阅
尽管按照国内出版行业最新标准,学术出版宜实行同行评议[9],但现实中执行的并不严格,出版社强调“三审制”,即由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和总编辑终审[10]。如此,对书稿的学术性判定难免有欠缺。所以笔者个人建议如果有了写作大纲,首先可以请教前辈专家,请其对大纲的科学性和专业价值进行评判,有时前辈专家的一句话、一个建议,会让你有醍醐灌顶之感;成稿后亦可再请他或其他业界前辈审阅,如蒙慷慨,写一段序,也充分显示前辈对后学的提携和帮助。
总之,出书不仅是技术活,也考验作者的情商与学术交往能力。
3 如何高效地编写一本书
图书与论文都是学术成果的体现,但是图书更加系统和完整,容量和篇幅也远远大于期刊。一本图书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前辅文、正文和后辅文。前辅文指图书目录之前(含目录)的内容,包括书名、编者名单、致谢、内容提要、序和前言等;正文是由不同章节或部分连缀成的叙述,包括文字、图表等;后辅文包括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和其他支撑正文观点但并非正文重点讨论对象的文献[11]。因为图书的特点, 编写图书一开始就要筹划好,避免盲目地写了很久, 却发现很多失误和遗憾,有些甚至无法弥补。根据我们以往工作经验,为了更加高效地编写图书,以下“预警”一定注意。
3.1 一定要开编写会
无论大书、小书,只要有合作者,就必须开一个编写会,最好是面对面的编写会。在这个编写会上, 你要与你的合作者共商,对书名、内容、框架、体例、完成时限、任务分配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讨论, 力求每一位编者都能准确把握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当然,现在网络普及,大家也可以线上会议,但实践证明,线上的会议因为缺少仪式感,参与者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最终影响讨论的效果。
3.2 一定要有样章
样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尽管笔者曾经以为能够写书的人都有良好的理解力,但事实证明, 思维奔逸在高学历人群中并不鲜见。如果你偷懒省去样章,到时交来的稿件一定“形式”多样,再去返修,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打翻“友谊的小船”。
3.3 一定要统一规范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要避免一义多词。《学术出版规范·科 学技术名词》要求学术著作“应首选规范名词”。所谓“规范名词”,是指由国务院授权的机构审定公布、推荐使用的科学技术名词[2]。迄今为止,全国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陆续公布了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血液病学、内分泌学和眼科学的医学名词, 这些学科必须严格执行。对于未审定的学科,可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各学科名词审定本为准。从编辑角度强调名词术语的规范统一,其实是希望作者要重视名词术语的重要性,即使不规范,也要全书统一,以便后期编辑时统一修改。这一点对于翻译图书尤其重要:在着手翻译图书前一定要先翻译索引(国外的学术图书都有索引),使全书的关键词都有统一的中文译名。
3.4 一定要重视图片质量并用单独的文件存放插图
图片质量对一本书产生的直观感受不必赘言,读图时代,谁愿意看一本图片印刷模糊、图片线条粗疏的图书呢?所以,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收集高质量的图片,用单独的文件存放分辨率高的原图,以保证图片最终的印刷质量。网络截图、低分辨率(小于300 dpi) 扫描图片通通都是不合格的图。
3.5 一定不要忘记参考文献
目前所有学者在发表期刊文章时,都知道应该有完备的参考文献,但是对于图书的参考文献却不够重视。我们经常在交付的稿件中发现缺少参考文献,要求作者再补充时,往往因为写稿时没有认真收集整理,补充的文献显得随意而匮乏。随着学术规范要求逐步趋严,学术图书对参考文献、索引等辅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新出政发〔2012〕11号)强调:“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是学术著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尽量编制索引
为什么要编制索引?借助《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的专业回答,“对一本印刷并装订成册的图书来说,答案显而易见”“ 索引的功能等同于目录和其他导航性材料,既有高度组织性,又具体入微;在可检索的文本中,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份保障,以避免徒劳的查询和无效的结果”。除了这个专业的回答,笔者还要补充一个世俗的答案:没有索引的图书是无法参加图书评奖的。
结语
最后特别强调:如果有选题或出版想法,尽早联系出版社。专业编辑介入你的编写工作越早,后期编写工作越顺利。专业编辑可以与你一起商讨工作路线、编写计划、图书体例,告诉你在编写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规范和要求等。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厚达1 000余页,1906年出版发行,2010年出版第1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了中译本),它详尽地讲解了学者与出版机构应该共同遵守的编写规范,英文写作的学者对此都非常熟悉[12]。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通用的工作手册,所以科技工作者的写作缺少规范参考,但出版社有相对较为完整的规范要求,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邬书林. 加强学术规范攀登出版高峰——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规范学术图书出版的思路与措施[N]. 中华读书报, 2012-12-12(5).
[2]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19-2015):学术出版规范一般要求[S]. 2015-01-29.
[3] 梁 洁. 朊蛋白[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6.
[4] 洪 流. 消化外科病例精析[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2.
[5] 洪 流. 消化外科疾病整合诊治与临床思维[M].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6.
[6] 王 哲. 生物信息学概论[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
[7] 吴子祥. 如何征服同行审稿人——SCI论文写作到发表[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1.
[8] Johnson RD, Green AL. 神经外科里程碑文献解析[M]. 费 舟, 主译.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3.
[9]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19-2015):学术出版规范一般要求[S]. 2015-01-29.
[10] 国家新闻出版署.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S]. 1997-06-26.
[11]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M]. 吴 波,等译. 1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12] 王晓红. 拥有权威格式规范的“百科全书”—— 评《芝加哥手册》[J]. 中国编辑,2015(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