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名护摇篮,必须走教育国际化之路”。这是护理系全体人员形成的共识。5月7日,护理系举办教育国际化大讨论。系领导、全体科技干部、学员队队长和文员参加会议。
近一年来,护理系紧紧扭住深入推进精品战略,大力推行阳光治校“两大抓手”,坚持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服务,大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技术上过得硬、战场上用得着、基层部队留德住”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在建设中华“名护摇篮”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适应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上下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在各教研室、学员队和机关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护理系举办了这次教育国际化大讨论。会上,大家梳理了15年来教学改革情况,畅谈15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教学改革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重点就护理教育国际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从老教授到教研室主任,从年轻教员到学员队干部及文员纷纷登台。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讨论,大家对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大家认为,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有三层含义,即:一指面向国际,发展自身高等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活动,表现在教育目标国际化,也就是培养面向国际的人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二指不同文化背景下“高端”人才培养的理念、内容、模式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三是指教育活动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通过讨论,大家在五个方面形成了共识:①国际化是实现中华“名护摇篮”目标的发展战略。15年来的教学改革,护理系从未放弃对“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国际化”追求,特别是“1510”规划,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华“名护摇篮”“三步走”的战略以及“三名”(即:名师、名课、名氛围)建设,无不体现“开放式”的办系育人理念。②国际化教育理念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必由之路。15年来,护理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质量效益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丰硕成果,但是总体来讲,重知识输入不重视能力输入、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专业学习不重人文素质、重规格化不重个性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观念和全球意识,能参与护理教育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③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护理教育迎接挑战的重要方面。既要重视国际化,又要重视本土化教师。要积极创造对外交流平台,鼓励特别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外著名的护理学院学习,参加国外高层次的护理学术会议等。④国际化教学与课程是实现中华“名护摇篮”的关键。要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和顺序。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设置自己的特色课程和教学内容。要增加国外著名护理学院的理论、引入先进的护理方法、使护理程序等先进护理概念、方法和现有课程有机结合。⑤国际化合作研究是实现中华“名护摇篮”的重要途径。护理教育国际化需要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参观、访问、借鉴,学习国外护理院校的长处,为我所用。通过引进国外师资、邀请外籍专家讲座、选派护理教师出国留学深造、编评教材、举办师资培训等形式借鉴和传播国际护理教学成果。
大家认为,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对护理系来说,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盲目引进,固然不可取,但行动不迅速,将对护理教育事业带来巨大损失。大家感到,护理教育国际化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军队化的关系。护理教育国家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同国家文化的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无视、轻视、回避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抗。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政治方向,姓军为兵、履行使命是我们的办系方向,德学兼备、全面发展是我们的育人方向,这些绝对不能含糊。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国际化,关起门来发展,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长远的眼光接纳、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把我们的护理教育做大做强。二是正确处理好一般路径与特色创新的关系。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在理念、要求以及对策等方面有着一般的规定性,但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思考自身的战略目标、途径、步骤、重点、保证等问题,制定出具有护理系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方案,实现“有选择的”发展。就是在学校的主导下,发挥各教研室、各位教授的积极性,创造性地走一条具有我系特色的国际化道路。三是正确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吸收借鉴的关系。通过持之以恒抓精品、抓质量、抓管理,努力提高育人质量,这是推进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要注重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大家普遍感到,只要务于开拓进取、遵循教育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求索,高等护理教育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路子。